News




政治局会议把脉中国经济--四大投资亮点凸显(部分摘要)
Name:互联网 Times :2014-07-10 Browse:498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其中涉及铁路、京津冀、信息和养老健康服务业等四大亮点。具体包括,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继续支持西部大开发;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出台促进信息、旅游、体育、养老、健康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居民扩大消费。
对此,多领域专家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举措将对实体经济领域的增长产生巨大潜力,成为中国投资和消费的亮点。
京津冀将成区域协同发展火车头
“目前发改委地区司正在和京津冀三地政府、国务院其他部门一起完善京津冀发展规划文本,经过一定程序后,应该会按期出台。”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不久前的表态曾令外界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关注度骤增。
而这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无疑将推动这一区域的发展进入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范畴。
据了解,不久前,发改委地区司专门组织座谈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相关规划进行讨论。国土部等相关部委,以及京津冀三地地方政府也在紧锣密鼓调研。这意味着,从宏观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已经行动起来,这一“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考题相信很快会破题。
徐林曾向记者表示,区域的协调发展不能仅靠区域规划和政策来推动,可能更多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也就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内,来更好地通过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政府区域规划和政策的作用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道大考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向上证报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站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全局出发,改革创新,寻求突破,而一旦突破,其改革红利相当可观。
在他看来,城镇化与调结构、稳增长有直接内在的联系,城镇化过程中释放的巨大潜力是未来实现7%-8%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最基本条件和主要依托。
中西部地区成铁路建设重点
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另一项支持实体经济的重头戏是铁路建设,特别是西部铁路建设。对此,知名铁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向上证报表示,铁路建设是利国利民的投资项目。中央政府此番态度明确,可以说未来铁路投资有保证。
记者另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铁路运输需要、铁路建设资金保障能力等条件的基础上,中铁总公司已调高了今年铁路建设的目标,包括新开工项目由44项,增加到48项;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7000亿元,增加到7200亿元;新线投产里程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33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必保10个项目在年内完成可研批复等。
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在加大。按照规划安排,“十二五”期间,中西部国家铁路建设投资1.85万亿元、投产新线2.3万公里,占比分别为72%、77%。“十二五”前三年,中西部地区国家铁路建设投资完成1.15万亿元、投产新线7000公里,占比分别为72%、58%。2014年,中西部铁路安排建设投资和投产新线比例进一步加大,占比分别达到78%、86%。
据悉,兰新第二双线、大同至西安、杭州至长沙、南宁至广州铁路等中西部铁路重大项目今年将建成投产,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拉萨至林芝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等中西部铁路重点项目将开工建设。随着一大批铁路建设项目的实施,铁路将在促进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对此,多领域专家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举措将对实体经济领域的增长产生巨大潜力,成为中国投资和消费的亮点。
京津冀将成区域协同发展火车头
“目前发改委地区司正在和京津冀三地政府、国务院其他部门一起完善京津冀发展规划文本,经过一定程序后,应该会按期出台。”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不久前的表态曾令外界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关注度骤增。
而这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无疑将推动这一区域的发展进入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范畴。
据了解,不久前,发改委地区司专门组织座谈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相关规划进行讨论。国土部等相关部委,以及京津冀三地地方政府也在紧锣密鼓调研。这意味着,从宏观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已经行动起来,这一“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考题相信很快会破题。
徐林曾向记者表示,区域的协调发展不能仅靠区域规划和政策来推动,可能更多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也就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内,来更好地通过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政府区域规划和政策的作用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道大考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向上证报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站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全局出发,改革创新,寻求突破,而一旦突破,其改革红利相当可观。
在他看来,城镇化与调结构、稳增长有直接内在的联系,城镇化过程中释放的巨大潜力是未来实现7%-8%的经济增长目标的最基本条件和主要依托。
中西部地区成铁路建设重点
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另一项支持实体经济的重头戏是铁路建设,特别是西部铁路建设。对此,知名铁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向上证报表示,铁路建设是利国利民的投资项目。中央政府此番态度明确,可以说未来铁路投资有保证。
记者另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铁路运输需要、铁路建设资金保障能力等条件的基础上,中铁总公司已调高了今年铁路建设的目标,包括新开工项目由44项,增加到48项;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7000亿元,增加到7200亿元;新线投产里程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33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必保10个项目在年内完成可研批复等。
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在加大。按照规划安排,“十二五”期间,中西部国家铁路建设投资1.85万亿元、投产新线2.3万公里,占比分别为72%、77%。“十二五”前三年,中西部地区国家铁路建设投资完成1.15万亿元、投产新线7000公里,占比分别为72%、58%。2014年,中西部铁路安排建设投资和投产新线比例进一步加大,占比分别达到78%、86%。
据悉,兰新第二双线、大同至西安、杭州至长沙、南宁至广州铁路等中西部铁路重大项目今年将建成投产,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拉萨至林芝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等中西部铁路重点项目将开工建设。随着一大批铁路建设项目的实施,铁路将在促进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